欢迎到长春经开人才网!

今天是2024年12月01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经开人才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猎头服务  — HR资讯

改变95后,还是被95后改变?

发布日期:2016-07-25 08:56

导语
作为管理者或组织领导者,我们应该以平常心拥抱这一代,就像我们为其他几代人所做的那样——尊重他们所做的事情的方式,并引导他们参与,并最终帮助他们完成和成长。

“95后”职场生力军潮涌而来,唱衰者眼中,他们以自我为中心,脱离,容易见异思迁。看好者眼中,他们是开放的,自信的,能够快速接受新想法。但毫无疑问,千禧一代正在重塑我们所在的工作环境。作为管理者或组织领导者,我们应该以平常心拥抱这一代,就像我们为其他几代人所做的那样——尊重他们所做的事情的方式,并引导他们参与,并最终帮助他们完成和成长。


如人们开始称“70后”为“激情的一代”、“80后”为“闷骚的一代”、“90 后”为“洒脱的一代”。这样的“断代”更多地是从较为浅表的行为层次或心理活动进行的划分。面对每个时代的潮流,年轻人似乎总是首当其冲而率先被影响、被塑造。同时,社会中的组织在这个过程中也似乎没有太多的选择余地,而只能敞开怀抱、欣然接纳。

明年起,“95后”作为人们眼中的“新兴人类”又将成为职场新军席卷而来。社会舆论对此早已是严阵以待却又众说纷纭。看好者说,“95后”作为“视觉系”“脑洞系”一族,生活在“二次元世界里”,追求个性表达,信奉“不社交就会死”,是移动互联网络空间的“原住民”,已然成为了不可阻止、不可忽视的强大社会消费力量;看衰者说,“95 后”过于个人主义,享受虚拟世界生活,装傻卖萌,精神生活在走下坡路,实则是行将跨掉的一代。比较起来,前几代人进入社会伊始,很少遭遇过如此这般褒贬不一的评论。

进一步地,分歧发展到了一个似乎更为迫切的话题之上:组织在迎接他们时,怎样做才算是“善待”了“95后”呢?看好者认为,“95 后”充满活力,需要被爱、被尊重、被呵护,不能以组织传统的方式简单、粗暴地加以对待,因此组织应主动变革,以求变得更年轻、更包容、更弹性。更直接的说,就是主动迎合“95 后”来改造组织,以更好地呵护这股“青春风暴”。看衰者则认为“95 后”已经误入歧途,急需通过组织这个平台来“强力纠错”通过“再教育”实现对他们的重塑,也就是让组织来改造“95”后!两者在一点上是相同的,就是觉得“后生可畏”!

处理这样的问题,首先还是要搞清楚为什么人们会对“95 后”的“入世”如此兴奋与紧张?看好者心中大概逃不过这样几个假设。

看好者的假设:

●“95 后”的价值观代表着未来

因“95 后”成长于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时代,他们的价值取向、消费行为决定着今后中国 10 ~ 20 年的经济发展进程,因此得“95 后”者得未来。

● 改变“95 后”是件很危险的事情

与影响并塑造前几代人相比,总存在这样的担心:“95 后”自我的同时亦很脆弱,与其被改变还不如扬长而去,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企业中“90 后”新人的离职大多是发生在入职后的第一年。

●“95 后”将很快成为组织的中坚力量

时下,组织以尽快提拔年轻人到关键岗位上为傲,一些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如果没有“80 后”在担任重要职务,难免会被认为是落伍的行为,讥笑之余也会被戴上“老化”的帽子。相比之下,大家对“95 后”的快速上位、迅速接班的预设期望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看衰者的假设:

同样,看衰者在其担心的背后也有一些潜在之词,如:

●“95 后”行事风格几无可取之处

强调自我,行为乖张,躲进“虚拟”成一统、管它春夏与秋冬。

● 责任心不强、使命感缺失

什么都能放得下、过得去,满足自己的要求是衡量其它事情的重要标准,奉献、牺牲观念等似乎不在他们的字典里。

应该说两者的观点都看到了问题的一些方面,但前者过于乐观,而后者则过于悲观。

乐观者没有看到:

“95 后”是生活的“消费者”而非“创造者”

在明年正式进入职场前,“95 后”所扮演的更多地还是极富个性化差异的“消费者”。借助于这样的消费形式,他们确实给主流的消费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很大程度上也改变了个人的生活方式,但这些冲击与变化远没有到达重新定义与塑造非“95 后”生活方式与理念的程度。从这个意义上看,他们还不是生活的“创造者”,更不是改变者。

“95 后”将面临“职业 O2O”挑战

与前几代人相比,“95 后”将首次遇到一个前人不曾遭遇的挑战:如何从入职前的“线上世界”顺利过渡到组织所提供的“线下世界”。由于比较多地缺乏这样的真实体验:在真实的世界中通过真实的社交行为及社交过程发现价值、创造价值、奉献价值,因而组织中的人与事都很有可能成为他或她从未逾越过的可怕障碍。

移动互联网没有完成的,“95 后”同样也完不成

截至目前,我们必须有勇气承认,世界及中国的移动互联网经济发展还只处于相当初级的阶段,移动互联网在改造传统实体经济方面可以说收效甚微,甚至可以说是打了败仗的。这个世界无论从其经济性质还是其社会性质看,都是“三次元”而绝不是“二次元”。 长远看,“移动互联网”也需要经历一个“落地”的过程,而作为深受其影响的“95 后”再怎么不食人间烟火,也要“重归人间”。因此,无论“95 后”多么有个性、多么感性、多么优秀,只要他们是发育并脱胎于“移动互联网”,同样地不能为我们改变所面临问题的本质,也不能替我们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捷径。

悲观者的问题则在于:

看不到新生事物所蕴藏的力量

以传统主导性经验与眼光看待新生事物,视不可理解、不能接受的观点或行为为异物而简单地加以全盘否定,其实质是这样的个人、组织或社会变得越来越封闭,而伴随这样的过程是组织活力的最终丧失。

机械强调了组织的使命要求

不管是哪一代的年轻人,在发现自身对人生使命需求的过程中,首先都要经历长时间的摸索与检验,才能发自内心地拥抱、一往无前地践行。

作为中国最成功的企业——华为,随着“90 后”人才的不断加入,华为也正经历着类似的挑战,它给出的答案是,不管你是哪一代,首先都要做“奋斗者”,其次它也展现了适应性的一面:为每个新入职的员工提供了导师,以更好地处理个性与心理差异所带来的问题。他们一个基本的看法是,这个问题处理得是否恰当,直接关系着华为精神的传承及其在未来业务上的可持续性发展与创新突破,关系着华为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

因此,“95 后”既不是“未知世界来的人”,也谈不上是“离经叛道者”,其实与前几代人一样都不过是再正常不过的“凡夫俗子”。所谓“后生可畏”之畏,实为“畏不知畏者为何物,畏之威胁者在无何有之乡!”

过分的反应只能折射出我们内心的不淡定以及对“新、奇、特”的过分渴望。我们唯一的选择,就是要以一颗平常心来看待一茬接一茬的新生代,尊重社会、经济及人类作为个体及整体在成长过程中的客观规律。虽然未来终究是属于新一代的,但眼下及未来相当的一段时间内,前面几代的人不会也不应该立即来个“大撒把”,新生代只能慢慢融入由前几代人“主持”的社会及组织,而作为前辈的“老一代”们也需要“见新思齐”,时刻保持强烈的好奇心,不断寻觅促进自身及组织活力“保鲜”的良策。

“95 后”,来则来矣,世界不会因此按下“快进键”,也不会按下倒退键!“时光静好,与君语;细水流年,与君同;繁华落尽,与君老”,“95 后”,欢迎加入这个需要你用一生去成长的职场!

作者:梁星晖 光辉合益大中华区解决方案咨询业务总裁

来源:合益集团HayGroup

企业会员登录

企业会员注册

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名企招聘

个人注册    |    企业注册    |    招聘中心    |    求职中心    |    培训中心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长春经开人才网
地址: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临河街3478号    联系电话:0431-84644178    传真:0431-85805755
Email:jkrc@cctalent.com;resume@cctalent.com;zhaopin@cctalent.com
吉ICP备05001863号 吉公网安备 22010502000116号 技术支持:星广传媒


 
QQ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0431-84644178
0431-84612952
二维码